自清洗過濾器安裝前的準備工作是確保后續安裝順利、設備穩定運行的基礎,需圍繞 “工況適配性核查、設備與配件完整性檢查、安裝環境與工具準備” 三大核心維度展開。
自清洗過濾器安裝前的準備工作是確保后續安裝順利、設備穩定運行的基礎,需圍繞 “工況適配性核查、設備與配件完整性檢查、安裝環境與工具準備” 三大核心維度展開,具體內容如下:
一、工況參數精準核對,確保設備與系統匹配
安裝前需逐一確認現場工況與過濾器技術參數一致,避免因參數不匹配導致過濾失效、設備損壞或能耗過高,重點核對以下內容:
流量參數:明確安裝位置的系統實際最大流量,確保該流量≤過濾器額定處理流量(建議預留 10%-20% 的流量余量,應對系統峰值流量,防止過濾器過載運行);若系統流量波動較大,需額外確認過濾器是否具備流量自適應能力(如可調速清洗機構)。
壓力參數:核實系統工作壓力范圍,需與過濾器額定工作壓力(通常為 0.1-1.6MPa,高壓工況需選專用高壓型)完全匹配,同時確保安裝點前后的自然壓差≥0.05MPa(滿足自清洗時的動力需求,如反沖、吸污的壓力差);若系統壓力較低,需提前準備增壓泵(用于排污環節,保證排污壓力≥0.2MPa)。
溫度參數:根據介質實際溫度選擇對應耐受等級的過濾器,例如塑料濾網耐受溫度通常≤60℃,普通不銹鋼濾網≤120℃,高溫工況需選 316L 不銹鋼或特種合金材質;避免因溫度超標導致濾網變形、密封件老化(如橡膠密封墊失效)。
介質性質:明確過濾介質的成分(如是否含酸堿、油污、顆粒硬度等),確保過濾器殼體、濾網、密封件材質與介質兼容 —— 例如含腐蝕性介質(如化工廢水)需選 316L 不銹鋼或 PVC 殼體,含高硬度顆粒(如砂石水)需選耐磨型濾網(如燒結網),防止介質腐蝕設備或磨損濾網。
二、設備與配套配件全面檢查,排除先天缺陷
開箱后需對過濾器主體及所有配套配件進行完整性、完好性檢查,避免因運輸損壞或配件缺失影響安裝,具體檢查項如下:
主體部件檢查:
過濾器殼體:無明顯變形、裂紋、銹蝕(金屬殼體)或劃痕(塑料殼體),法蘭密封面平整(無凹陷、毛刺,確保密封效果);
核心過濾組件:濾網無破損、變形、孔徑符合設計要求(可通過燈光照射檢查濾網通透性),濾網固定結構(如卡扣、壓環)牢固無松動;
自清洗機構:活動部件(如吸污管、刮刷、反沖噴頭)靈活無卡滯,連接軸轉動順暢(無異響、卡頓),密封件(如 O 型圈)無老化、破損;
控制系統:PLC 控制器、壓差傳感器、電磁閥、接線端子等部件完好,線路無斷裂、松動,顯示屏(若有)無損壞。
輔助配件檢查:
管路配件:配套的進出口閥門(如蝶閥、閘閥)啟閉靈活,無內漏;法蘭墊片(材質與介質兼容)無裂紋、變形,數量與法蘭接口匹配;
監測配件:壓力表量程與系統壓力匹配(建議量程為工作壓力的 1.5-2 倍),表盤清晰、無損壞;
排污配件:排污管直徑≥過濾器排污口直徑(避免排污堵塞),排污閥(截止閥或電磁閥)功能正常;若有旁通管路需求,需提前準備旁通閥及配套管材。
三、安裝環境與工具準備,保障安裝條件達標
提前整理安裝現場環境,準備好專用工具,為后續安裝操作創造安全、高效的條件:
安裝位置預處理:
空間預留:確定的安裝點位需滿足 “操作空間 + 維護空間”,過濾器殼體兩側預留≥0.8m 空間(便于拆卸濾網、檢修閥門),頂部預留≥1.2m 空間(方便維護清洗機構、接線);排污口下方需預留排水坡度(≥5°),或提前規劃排污溝(排污管長度建議≤5m,減少排污阻力);
基礎準備:若過濾器安裝在地面,需澆筑混凝土基礎(基礎承重≥設備自重的 1.5 倍,防止設備下沉),基礎表面平整(水平偏差≤0.5mm/m);若安裝在支架上,需確認鋼結構支架的承重能力與穩定性,支架表面需做防腐處理(如刷防銹漆);
環境清理:清除安裝點位及周圍的雜物(如建筑垃圾、管道碎屑),遠離強震動源(如水泵出口需加避震喉)、高溫熱源(如蒸汽管道)及陽光直射區域(室外安裝需提前搭建防雨棚,防止塑料部件老化)。
工具與耗材準備:
安裝工具:準備扭矩扳手(用于均勻擰緊法蘭螺栓)、水平儀(校準設備水平)、管鉗(調整管路)、卷尺(測量尺寸)、鋼絲刷(清理法蘭密封面)、萬用表(檢測電氣線路);
耗材備用:額外準備與介質兼容的密封墊片(防止安裝時墊片損壞無替換)、生料帶(用于螺紋接口密封)、減震墊(墊在設備底座與基礎之間,減少震動)、防銹漆(修補安裝中損壞的金屬部件防腐層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