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石英砂過濾器過濾效果的核心是優化濾料特性與控制運行條件,通過精準匹配濾料和規范操作,最大化截留雜質的效率。
提高石英砂過濾器過濾效果的核心是優化濾料特性與控制運行條件,通過精準匹配濾料和規范操作,最大化截留雜質的效率。
一、優化濾料配置(關鍵前提)
濾料是過濾的核心,其選擇和填充直接決定過濾上限。
選對濾料級配:采用 “上層粗、下層細” 的分層級配(如上層 2-4mm、中層 1-2mm、下層 0.5-1mm),而非單一粒徑。粗濾料先截留大顆粒,細濾料攔截微小雜質,避免表層過早堵塞,延長過濾周期。
保證濾料質量:選用純度≥98%、棱角分明的石英砂,避免使用圓潤或含泥量高的濾料(含泥量需≤1%),防止濾料板結或雜質穿透。
控制濾層高度:濾料層厚度通常需達到 800-1200mm,過薄易導致雜質穿透,過厚則增加水頭損失;同時保留 500-600mm 的反沖洗膨脹空間,確保反洗徹底。
二、規范運行操作(核心手段)
合理的運行參數能避免濾料 “過度負荷” 或 “運行失效”。
控制進水條件
穩定進水濁度:進水濁度需≤20NTU(自來水預處理場景),若原水濁度過高,需先經沉淀池預處理,避免濾料短時間堵塞。
調節過濾流速:常規濾速控制在 8-12m/h,流速過快易導致雜質穿透,過慢則降低處理效率;高濁度原水需適當降低流速(如 6-8m/h)。
做好反沖洗維護
及時反沖洗:當過濾器進出口壓差達到 0.05-0.08MPa,或出水濁度超過 1NTU 時,必須立即反沖洗,避免濾料板結。
控制反洗參數:反洗水強度通常為 15-20L/(m2?s),反洗時間 5-8 分鐘,確保濾料充分膨脹(膨脹率 40%-50%),將截留的雜質徹底沖排,避免殘留雜質影響下次過濾。
三、輔助增強措施(按需選用)
針對高難度水質,可通過額外手段提升過濾效果。
前置預處理:在石英砂過濾器前增設 “管道混合器 + 加藥裝置”,投加聚合氯化鋁(PAC)等絮凝劑,使微小膠體顆粒形成大絮體,便于石英砂截留。
定期檢查檢修:每 3-6 個月檢查濾料層是否出現 “偏流”(局部濾料變薄)或 “板結”,及時補充或更換老化濾料;同時清理過濾器內壁的銹跡、雜質,避免二次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