錳砂過濾器中錳砂濾料的更換周期并非固定值,主要取決于原水水質、運行工況及濾料自身損耗情況,通常可使用3-5 年,部分場景下甚至能延長至 6-8 年。
錳砂過濾器中錳砂濾料的更換周期并非固定值,主要取決于原水水質、運行工況及濾料自身損耗情況,通常可使用3-5 年,部分場景下甚至能延長至 6-8 年,具體需結合以下因素綜合判斷:
一、影響更換周期的核心因素
原水鐵錳含量
若原水鐵含量≤3mg/L、錳含量≤1mg/L(符合常規地下水標準),濾料負荷較低,損耗慢,更換周期可延長至 5 年左右。
若原水鐵錳含量超標(如鐵>5mg/L、錳>2mg/L),濾料表面會快速附著大量氧化產物(Fe (OH)?、MnO?),反沖洗難以徹底清除,濾料孔隙易堵塞,可能 2-3 年就需更換。
反沖洗效果
反沖洗不徹底(如水量不足、時間過短)會導致濾料表面雜質堆積,逐漸板結、失去活性,縮短使用壽命。
定期規范反沖洗(配合空氣擦洗)可減少濾料損耗,延長更換周期。
濾料自身損耗
長期反沖洗的水流沖擊會導致錳砂顆粒磨損、破碎,若濾料粒徑明顯變小(如原粒徑 0.6-2.0mm 變為<0.5mm),過濾間隙減小,阻力增大,需及時補充或更換。
出水水質變化
當過濾后水中鐵錳含量持續超標(超過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:鐵≤0.3mg/L,錳≤0.1mg/L),且通過反沖洗、調整運行參數(如流速、曝氣)仍無法改善時,說明濾料活性下降,需更換。
二、判斷是否需要更換的具體指標
直觀觀察
打開過濾器檢查,若濾料出現明顯板結、結塊,或表面呈灰黑色硬殼(難以通過反沖洗去除),說明濾料失效。
濾料層厚度明顯減少(因磨損、流失導致),低于設計值(通常 800-1200mm)時,需補充或更換。
運行參數監測
過濾阻力異常增大,相同進水壓力下出水量下降 30% 以上,且反沖洗后無明顯恢復。
出水鐵錳濃度持續超標,連續檢測 3 次以上均不符合標準。
三、延長濾料壽命的措施
規范反沖洗:定期(12-48 小時 / 次)用足夠強度的反沖洗水(流速 15-20m/h)沖洗,必要時配合空氣擦洗,避免雜質堆積。
控制進水條件:原水鐵錳過高時,可先通過曝氣(增加溶解氧)或投加少量氧化劑(如高錳酸鉀)預處理,降低濾料負荷。
及時補充濾料:每年檢查濾料層厚度,若因磨損減少,可補充同規格新錳砂,維持濾層高度。
總結
錳砂濾料的更換周期以3-5 年為基準,實際需結合原水水質、運行維護情況及出水效果綜合判斷。日常運行中,通過定期監測水質、規范反沖洗,可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,降低更換成本。當出現濾料板結、出水不達標或阻力過大時,應及時更換新濾料,確保過濾效果。